本文共 190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0.概述
1.默认拷贝构造函数
2.浅拷贝与深拷贝
3.拷贝构造函数调用的时机
0.概述
1.拷贝构造函数是当程序进行对对象复制的时候执行的构造函数。
2.拷贝构造函数也是构造函数的一种,因此当自己自行定义了一个拷贝构造函数后,一定要定义自己的构造函数,因为当没有拷贝构造函数的时候,编译器会自定义一个构造函数,但当有了拷贝构造函数后,编译器就不会自定义一个默认的构造函数,此时若不对构造函数进行定义,则在用户空间不能成功创建对象。
#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;class Text{ public: int a,b,c;};int main(){ Text t1; //能够成功执行,即使没有写构造函数,编译器会生成一个默认的构造函数 return 0;}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#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;class Text{ public: int a,b,c; Text(const Text& t) { } };int main(){ Text t1; //程序报错,因为有了复制构造函数后,编译器就不自动生成默认的构造函数,你必须自己写一个构造函数。 return 0;}
1.默认拷贝构造函数
当我们没写拷贝构造函数而又对类对象进行了复制构造操作的时候,就会执行编译器默认的拷贝构造函数,这个复制构造函数很简单,只是用“老对象”的变量一一对“新对象“的变量复制,一般的形式:
CText(const Ctext& one){ a = one.a; b = one.b; c = one.c;}当这样并不能完全解决对象复制的问题,下面详细说明
2.浅拷贝与深拷贝
浅拷贝
所谓的浅拷贝就是在对象复制时,对对象的成员变量作简单的赋值。如默认拷贝构造函数。但出现动态成员时,浅拷贝就会出问题,下面给出例子:
下面的代码表示 t2 对象通过复制 t1对象而构造出来,先看代码
class Text{ public: Text() { p = new int(100); } ~Text() { delete p; } private: int *p; int a; int b;};int main(){ Text t1; t1.a=10; t1.b=20; Text t2=t1; return 0;}
上面代码的 对象t1的a = t2的a,t1的b = t2的b,这并没问题,但t1的p也是=t2的p这才是浅拷贝的问题。看class Text应该是要每创建一个对象就为这个对象分配100个int型的内存空间,并用p指向他,而浅拷贝的简单赋值造成 t1的p = t2的p,即是 对象t1和t2的p都指向同一块内存了。这就是浅拷贝对动态成员的不足。这样的坏处就是当析构对象时,会对那段动态的内存空间析构(delete)两次。
深拷贝
深拷贝可以在有动态成员时,为新的对象new一块内存,再进行对象的复制,这样就不会使两个对象的指针指向同一块内存了。
class Text{ public: Text() { str = new string; } Text(Text& t) { str=new string; str = t.str; a = t.a; b = t.a; } ~Text() { delete str; } string *str; int a; int b;};int main(){ Text t1; *(t1.str) = "hello world"; Text t2=t1; cout<<*(t2.str)<
3.拷贝构造函数调用的时机
拷贝构造函数被调用的实际除了 Text t2 = t1,Text t2(t1)这样显示的调用以后,还有对象作为参数传入函数时都会调用拷贝构造函数
对象作为参数传入函数:
class Text{ public: Text()//构造函数 { cout<<"create"<
上面代码:由于 void fun(Text t)传入了对象,因此会在栈空间创建一个内存空间,用来复制传入的对象,因此调用了拷贝构造函数,打印copy,待fun函数结束了,才释放创建的内存空间,打印第一个delete,当整个main函数结束了,系统自动回收最先创建的对象,打印第二个delete